自2003年起,浙江近海总体水质持续改善,只是尚未发生水质类别飞跃。
停产整治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依法由政府责令停业、关闭。其中,红色预警期间,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的排放量要减少30%。
将预警分级标准中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调整为按连续24小时均值计算。对于列入整合搬迁至合规工业园区的,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凡被环保核查出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同时,京津冀区域2+26城市将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空气质量排名,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开。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要实现全社会颗粒物、VOCs在蓝色预警时减排比例达到5%。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5月4日,呼和浩特空气严重污染。
有效数据传输率达不到90%或1个月内行政区域多家企业超标排放的地区,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改销号。对京津冀区域大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另据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官方微博,9月4日,北京市受低压控制,扩散条件较不利,预计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曾在今年年初告诉财新记者,不管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气象条件都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据北京市环保局通报,9月1日北京市局地达重度污染,4日之前污染扩散条件不利,预计出现连续几天中度污染。北京8月31日以来的这次污染形成过程和2015年、2016年9月中旬的污染过程相似,预示与往年相比,今年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别看这一个数好像不大,但是积累时间长了,风速就减少多了。
环保部9月3日晚向媒体通报,经专家初步分析研判,2017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环保部称,据专家研判,受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气南下频次可能少于常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增强,可能造成秋冬季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
2013年重污染过程呢?只有四五百米可以扩散。地面排放的污染物根本就扩散不出去,全压在地面上。刮西北风时则有清除污染的作用。在环保部9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说,大气十条从实施以来,2014年是一个暖冬,2015年比前两年更暖,2016年是全球最暖的一年,大气十条经历最难过的四年。
在垂直方向上,王跃思团队每年都会观测京津冀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王跃思说:原来我这个混合层高度1000米,污染物浓度是35。雾霾由地面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两个因素共同决定在水平方向上,据中国气象局2017年1月7日的通报,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平均风速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小,其中11月较常年同期偏小8%,12月偏小19%。
据北京市环保局通报,9月1日北京市局地达重度污染,4日之前污染扩散条件不利,预计出现连续几天中度污染。王跃思说:原来我这个混合层高度1000米,污染物浓度是35。
我们这几年混合层高度降到了多少?北京2016年冬季重污染过程中时常只有两三百米,在河北有些地方,混合层高度才100多米。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曾在今年年初告诉财新记者,不管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气象条件都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平时混合层高度在夏天可以达到两三千米,在冬天也能达到一两千米,即污染物在垂直方向有1000米以上可以扩散的空间。现在变成100米,压缩了,浓度就变成350了。另据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官方微博,9月4日,北京市受低压控制,扩散条件较不利,预计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在垂直方向上,王跃思团队每年都会观测京津冀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王跃思称,近十年京津地区风速持续减小,每年平均下降大约0.04米/秒。2013年重污染过程呢?只有四五百米可以扩散。
11月小风日数增加27%,12月增加35%。同时小风日数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多,其中11月偏多7%,12月偏多18%。
环保部9月3日晚向媒体通报,经专家初步分析研判,2017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地面排放的污染物根本就扩散不出去,全压在地面上。
此外,以北京为例,从建国一直到2012年,发生静稳天气持续一周左右的大约只有五次,但是2013年一年就是七次,2014年六次,2015年六次,2016年六次,而2017年上半年已经发生四次。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五年,冬季气象扩散条件越来越差。
环保部称,据专家研判,受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气南下频次可能少于常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增强,可能造成秋冬季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北京刮偏南风时,会将河北和天津的污染聚集到北京,加剧北京的空气污染。刮西北风时则有清除污染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污染物大气容量显著降低。
别看这一个数好像不大,但是积累时间长了,风速就减少多了。在环保部9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说,大气十条从实施以来,2014年是一个暖冬,2015年比前两年更暖,2016年是全球最暖的一年,大气十条经历最难过的四年。
此外,2016年北京秋冬季节整体偏南风发生频率比过去30年高,西北风发生频次和强度减少。雾霾由地面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北京8月31日以来的这次污染形成过程和2015年、2016年9月中旬的污染过程相似,预示与往年相比,今年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北京的情况更加明显,11月平均风速减小20%,12月减小27%
环保部印发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实施范围和进度安排,相关技术规范陆续发布实施,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已建成投运,火电和造纸两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已如期完成,钢铁和水泥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正全面启动,试点省(区、市)发挥各自优势,正在积极推进各项试点工作,为全面深化制度改革打下了扎实基础。赵英民强调,随着改革深入,固定污染源制度改革难点显现,一是如何调整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以适应精简高效的改革要求,二是如何妥善解决现有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遗留问题,三是如何提高依证执法能力和监管执法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如何严格落实企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稳步推动排污许可证法规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建设,加快排污许可条例立法研究,加快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融合,通过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环境质量改善要求。会议听取了全国排污许可制实施和部分省(区、市)重点行业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对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安排。
各试点省(区、市)和技术规范编制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行业技术规范编制的试点工作,确保率先完成今年下半年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带动全国按期完成改革任务。部内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排污许可试点省(区、市)环境保护厅(局)及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编制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8月29日下午,环境保护部赵英民副部长在京主持召开重点行业排污许可制度试点工作调度会。赵英民指出,实施排污许可制,是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目前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开局。
地方环保部门要认真做好火电行业和造纸行业排污许可管理的经验总结,分类研究并妥善处理环境管理遗留问题,强化对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的监管执法,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开,全面提高固定污染源的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赵英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及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决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抓方案协同,抓落实协同,更抓效果协同,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按期完成国务院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